Jason 雜談小屋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心得】一談就贏,一個解決問題的旅程

「你的表現很好,但你知道考績A的名額是有限的。」

「很抱歉,我們的排程很滿,要四周後才能交件。」

「我們覺得你很好,但公司的薪資水平只有這樣,希望你能理解。」

「小姐,你們的這個湯麵味道好像怪怪的?」
「沒有阿,我們就是這樣。」
「阿呀,不要為難人家啦。放旁邊不要吃就好。」

以上這些對話熟悉嗎?是不是偶爾會遇到讓人覺得無力的事?是不是常常會覺得有些人就只會用莫名的理由來塘塞我們?是不是有時會覺得自己的退讓美其名是不想爭,但其實只是因為自己的無力而不知道如何爭取自己的權益?如果心中曾經有過這種感覺,那麼,【一談就贏】就是一個讓你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課程。

photo credit: 喵助影像

在接觸到Alex的部落格之前,我跟大多數人的認知一樣,認為談判就是「牙尖嘴利」、「能言善道」、「鑽漏洞」、「話術套用」、「雙贏」、「辯論」、「說服」等。有些知道我要來上談判課的朋友驚訝的跟我說:「你已經很會談了阿,幹麻還要去上?」然而,正如同我在之前的心得中所說,在看了【一談就贏】的部落格後,我熱切的渴望知道更完整的架構及如何讓自己更進步的方法。希望擁有選擇的權利,可以選擇善良,不是被動的懦弱。希望擁有強大的能力,可以保護身邊的人,不是無力的逃避

但必須要說,這並不是一堂"報完名,然後上兩天課",就會懂談判的課。事實上,除了非常難報之外(30秒內無法填完資料,就只能多燒香了),對整個課程的投入更是直接的影響了最後收獲的程度。所謂的投入,不是只有在上課時投入,而是在加入社團後就全心的投入,甚至在報名之前,就應該做好準備。仔細想想,如果上個兩堂課就變得很會談判,那世界上這麼多研究談判的大師是在做啥?談判能力的精進不是兩天的事,也不是兩個月的事,而是時時刻刻,持續一輩子的事。

這堂課完全不教任何話術,也很少名詞解釋,在意的是「思維」跟「實戰」。所有可以事前在書上、部落格、學長姐心得中「知道」的東西,應該在課前就要盡量去「知道」,在課堂上就是嘗試「做到」。畢竟如果連課堂上都無法「做到」,那認為自己花兩天時間就可以在談判桌上做到,根本就是痴人說夢。我在兩天上課之間會找學長跟同學演練也是這個原因,只有不斷的不斷的不斷的練習,才能把認知內化,並且向外展現在行為上。我想這也是兩天的課要間隔一周的原因,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在第二天能有更深刻的體會及認知。

photo credit: 喵助影像

如果想要藉由這個學程帶走一些東西,我認為至少有兩種可行的方式:

(1) 把自己清空。當我們想要學習一種新的思維認知模型,最好的方式不是用「類比法」去對照過往經驗類比新思維,這樣可能會只理解到跟過往經驗類似的地方,卻因為對新思維的認識程度不足而讓你的理解產生偏差。可以的話,把自己清空,從頭建構新的認知思維模型。

(2) 嘗試先接受新思維。然後再跟自己的既有思維做比對、衝擊與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不要先預設立場,用過去的體驗或經驗來排斥新思維,讓自己保持開放的心態,去了解新的思維後再用其來衝擊舊思維,藉以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是,讓自己不斷的思考、實作、再思考(回溯、解構、換位)、再實作。讓過去犯的錯、發現的問題,成為下一次的養分。我們不可能都不犯錯,不可能都不遭遇挫折,但就是這些東西,可以成為支撐未來更好的我們的支柱。

說了這麼多,那這到底是個甚麼樣的課程就讓我借用一下老師 FB 的「DTRT」 (原為 Do The Right Thing) 來說明。

1. 破壞 (Destroy)

如上所述,我們對於談判可能懷有不合時宜或是錯誤的認知。當遇到「Alex 的談判」時,在認知上有可能會產生巨大的衝突,對於過去所認知的談判觀念可能會被徹底顛覆。而這就是第一關:破壞既有的認知再從頭開始。不是在現有思維架構上再疊上去,否則可能會因為前後矛盾而讓人不知所措。

浪費這麼多時間跟精力不划算
我怕別人不喜歡我
真的有必要這樣嗎?

這些是很多人會拿來安慰或當作藉口的話,而【一談就贏】可以給予你往前踏出去的「勇氣」與「能力」。不是靠吵架、不是靠大聲、不是靠能言善道,而是知道如何換位思考、如何掌握主導權、如何去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去解決我們所遇到的問題。

2. 嘗試理解 (Try to understand)

Alex的部落格【一談就贏】有800多篇文章,網路上有數以百計關於【一談就贏】的心得,加入社團後還有兩年來所有的作業、心得、案例。資源豐富到令人怵目驚心、眼花撩亂。所以要如何可以從龐大的資訊中篩選出適合現階段的我們的文章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如何從這些文章跟老師的教學中理解談判、理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理解每一個階段的意義、理解每個動作的意義、理解每個設計的意義,是個需要我們不斷調整自己思維的挑戰。

從課前作業,或是看完好幾篇文章,或是經由學長姐的一個問題,或是老師安排的演練,我經常會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之前的那篇文章是在講這個!原來之前卡住的原因是這樣!原來還可以這樣思考!

【一談就贏】思維班顧名思義很注重思維的培養,根基打穩了,高樓才建的起來。只有正確的理解、思考、演練、回溯、重做,才能夠慢慢一點一滴的理解每一個步驟跟每一個動作存在的意義。

以我自己為例,常常看了一篇部落格文章覺得很有道理,以為理解了,但多看了幾篇文章後,再回頭來看才發現原來有更深的一層意義存在。以為某個動作很容易,到演練時才發現很難落實或是誤解了動作的意義。

3. 重建 (Reconstruction)

藉由不斷的理解演練再理解再演練,會慢慢的建構起屬於自己的談判思維框架,一層層堆積起穩固的觀念及思維格局,穩定的成長。理解到所有的問題都不應該快速歸因,都應該多思考不同可能性,不要一口氣跳到結論、學習同理心、學習換位思考、學習分析利害關係人的損益、學習分析每個選項的損益、學習分析每個動作的損益、明白 LESS IS MORE、親身體會沒有意義的事不要做、了解不同的人、事、時、地、物、術、情可能產生不同的結果、了解同樣戰術因為不同的順序、時機、節奏、態勢會有不同的效果、了解談判不是自己擬訂的方案就一定會順利進行。

談判不是一個有統一做法的技術,【一談就贏】不會有一個金句SOP告訴你甚麼時候該講什麼話、什麼時候該站起來、什麼時候該坐下,這不是一個那樣的課程,談判也不應該是這樣!「談判中最重要的是人」,同樣的事件在不同人身上可能談的方法完全不一樣。「無論何時都要保持冷靜」,情緒會讓我們判斷力降低,犯下愚蠢的錯誤。「這場談判的目的是什麼」是在整個談判過程中必須先釐清並且謹記在心的事。

一步步踏穩腳步,一層層建構迭代,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談判大樓,才能在需要挺身而出的時候擁有足夠的力量與資源。

4. 起飛 (Take off)

【一談就贏】不是一個上完課就讓你立馬變成談判絕世高手的課程。課程的結束不是故事的終結,而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開始理解談判是怎麼一回事、開始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開始看懂他人在做甚麼、知道怎麼樣可以更進步、可以開始建構屬於自己的談判大樓。

是的,當課程結束後,對談判的認知已經改變,對一場談判要做哪些準備已經有了概念,甚至已經可以達成一些以前無法達成的成果。然而,談判的修練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就像一隻經歷了一次次挫折後準備展翅高飛的幼鳥,前方充滿了未知,未來一定還有挫折,但只有不斷的檢視自己、不斷的反省自己,有一天才能無憂無慮的翱翔於天際。

photo credit: 喵助影像

【一談就贏】是一堂談判課,教授的是關於談判的觀念、思維及做法。然而,我認為他也一是一堂教授如何解決問題的課。解決問題不一定要靠談判,很多時候問題也不是談判問題,但不可否認的,這套方法確實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思維框架去面對問題,嘗試釐清自己的目的,嘗試探詢雙方的需求,嘗試提出解決方案,並透過擬訂戰術及沙盤推演,提升問題被解決的成功率。

Alex是談判高手、是銷售達人,也是解決問題的專家。很感恩能夠加入這個社團,能夠跟著老師跟著大家一起學習,在談判這條路上,我還有非常多需要學習的事,也期待看到未來更好的自己。一談就贏。


延伸閱讀:

【心得】加入一談就贏神秘社團之前
【心得】一談就贏,上課之前 
【心得】一談就贏,第一天,思維的塑造
【心得】一談就贏,思維演練班,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