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雜談小屋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心得】MTa Insights Level 2,溝通、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的再優化

繼之前的 MTa Level 1 後 (心得見此),上周又去上了 MTa Level 2,相較於 Level 1,這一次的活動需要更全面且快速的思考才能夠做的更好。從這次的活動中,我整理出下面幾項收穫來跟大家分享。



良好的表達是成功溝通的基礎

 軟體工程師: 「程式A會去 polling,然後透過 IPMI 傳給 BMC」
韌體工程師: 「系統中不同的執行緒同時把訊號丟給 I2C 又沒有 semaphore 機制造成 protocol 錯亂。」
硬體工程師: 「SMBus 跟 PMBus 接在一起,可能會有 multi-host 的問題。」
PM: 「.......,你們可以講人話嗎?

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在 Wikipedia上的解釋是:「一種認知偏差,形容專家常以術語交談,但是喪失與非專業人士溝通的能力。」

當我們在一個領域中花了時間許多時間讓自己越來越專業後,很容易就開始把領域內的專業知識當成理所當然,所有人都應該知道,而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講的話別人聽不懂。或是當我們在某個課題中花了許多時間去研究後,就會誤以為某些東西是「基本常識」,在溝通交談時也都以這為前提,想當然爾,這樣下去很可能會讓對方聽的一知半解甚至完全理解錯方向。

因此,為了提升溝通的品質與效率,我們可以先確認對方的認知程度,同時也必須要有一套淺顯易懂的說明方式,去幫助對方正確的理解我們想要傳達的東西。畢竟如果對方不懂,反覆來回確認跟釐清誤解可能會耗費更多的時間。學習如何良好的表達是個重要的課題,如何針對不同的人給予不同方式的講解更是一門需要不斷練習的技術。



盲目的信任是一種天真的樂觀

 「我相信你做的到。」
「他一定會答應我們的啦。」
「他說沒問題就不會有問題的。」

在科技業,產品從研發階段到工廠生產前會經過一個「驗證」的關卡,確認產品在各個面向的設計沒有問題,而在工廠生產的最後階段也會經過「品質檢驗」的關卡,確認最終出去的產品是符合品管標準的。這不是因為不信任研發單位或是生產單位,而是每個人都有盲點,為了避免這些盲點我們總是需要讓不同的人透過不同的方式去做驗證。即使是 google 這麼知名的公司,2018年在「發現漏洞」這件事上也額外發放了 340萬美元的獎金。

然而,在組織中已經很習慣這樣做的我們,為什麼還是經常的會犯下這種「天真的樂觀」的錯誤呢?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不好意思質疑別人」、「害怕別人覺得我不好相處」、「感覺時間不夠」、「這樣責任就不在我身上」甚至是「覺得麻煩,想偷懶」。但也就是這樣,就會讓最後的結果產生不穩定的狀態,好的結果也可能只是運氣好剛好沒發生問題而已。試想,一個沒有經過驗證跟品管的產品,你會安心讓它被賣到客戶手上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為什麼在平時的團隊合作上會如此的縱容這件事的發生呢?團隊成員之間彼此的「信任」不應該是「盲目的信任」,而是在我們開口提出一個做法的時候,要「信任」對方知道你是為了團隊好,而不是針對他,反之亦然。這種「全然的信任」,才是真正的信任。



一致的目標有利於團隊的成功

如果團隊中每個人對於目標方向的認知不同,就會如同多頭馬車,消耗掉許多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而換個方向,假設客戶的想法跟表達很抽象,而我們也就基於這個抽象的想法去把東西做出來,這樣可以直接就符合客戶想法的機率有多高?也因此,在工作上我們經常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縮減這個隔閡,例如在真的設計產品功能之前先給客戶看一個「沒有功能」的網頁(我們稱之為 mockup),讓雙方可以快速的核對認知是否有偏差。產品本身的外觀設計也會透過設計圖讓客人先確認再去做,否則很容易就會因為彼此的認知不同而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金錢。

很多時候,我們接到了一個有時間限制的任務,就會想在時間壓力下盡快的動手去開始做,盡快開始做並沒有錯,但如果可以在真的動手之前先快速的凝聚好團隊共識,讓大家對全貌( Whole Picture)有個明確的共識跟認知,是否可以減少未來可能產生的一些風險呢?在任務進行中總是會有很多的意外發生,沒有人敢說一定都可以順風順水的完成任務,但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更需要在可行的範圍內盡可能的降低風險出現的機率。


沒有完美的個人,但可能有趨近完美的團隊

「這不是我們部門負責的,別找我。」
「那不是我的問題,你去找OOO處理。」
「這是軟體的問題,跟硬體無關。」

貝爾賓將團隊分成了九種角色分別負責不同類型的工作,而一個好團隊除了「組成」上要可以互補外,在「執行」上也要願意互相補位、互相支援、互相提醒。在輪到自己分內工作的時候專注的去完成他,行有餘力的時候幫忙看前看後,而不是互踢皮球自掃門前雪,抱持著反正責任不要在我身上就好這種消極且錯誤的心態。好團隊的成員之間會互相的信任與幫助,大家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每個一人都擁有獨立作戰的能力,但也同時具備了協同作戰的彈性。



85分與100分的抉擇

        多年前,一個早上,會議室中坐滿了高階主管,正聚精會神的聽著一份內部報告,身為業界全球龍頭的巨型企業,在日本的銷售狀況卻年復一年節節敗退,所有人都無法理解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日本市場很大,但他們的銷售額卻一直無法成長甚至還衰退。經過了多年的分析統計後,內部報告指出了根本原因:「日本分公司希望可以把產品做到盡可能的完美。」

所有人都很驚訝,把產品做好難道錯了嗎?報告中進一步的指出,日本分公司訂的標準是要解決97%的已知問題才能夠出貨,換句話說,扣除一些先天性限制的問題外幾乎要完全解決所有的問題。也因為這樣,他們的產品總是延遲發佈,在客人無法等待的時候就轉到了競爭對手那邊。那難道競爭對手的產品都沒有問題嗎?調查後發現,其實競爭對手的產品問題遠比他們的多,但對客戶來說,要不就是沒有用到沒影響,要不就是基於上市時間考量,為了先搶攻市占率還是先上了再說。要知道,從90分到95分所要花的力氣可是遠比80分到90分要大的多了,也就是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求完美」而忽略了「客戶的聲音」導致了它們的失敗。

並不是說品質不重要,差勁的品質可能會導致毀滅性的後果,一昧追求速度而不顧慮品質只是讓自己一步步邁向衰敗;但反過來說,只追求品質而絲毫不顧慮市場狀況,也會因為跟不上潮流而被拋下。因此,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們要盡量追求好的品質,而這個品質,至少要高過「最低可接受標準」(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至於這個標準要怎麼訂呢?那就要回頭檢視一開始設定的目的來決定了。

以這次的課程內容來說,有些活動會需要鎖螺絲,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1)把螺帽鎖上去不要掉就好,或是(2)把螺帽鎖緊。這時要怎麼選擇呢?這就要看鎖上螺絲的目的來決定了!如果目的是要確保結構穩固,那可能要鎖緊,但如果目的是卡住讓東西不要掉,那或許只要把螺帽轉進去一點不要掉就可以了。一切的決定都源自於最開頭的需求來做選擇。



缺乏監督的領導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近幾年非常流行在談主管要「放手」要「授權」,這些事本身並沒有錯,但如果一個主管只懂得一昧的「放手」,卻不知道要怎麼「監督」,那就只是一種不負責任,把問題丟給下屬的做法而已。身為主管,我們不一定要做微管理 (Micromanagement),但一定要知道怎麼樣幫助團隊往對的方向前進,良好的分配工作並確保有照著計畫進行,有偏離軌道則及時適當的調整,而非只想當個甩手掌櫃,坐在一旁等著領錢而已。

而身為團隊的成員,必須要主動回報進度跟狀況,不是只有在出問題的時候才回報,順利的時候也應該讓主管知道一切順利,如此雙向的溝通確認,才能確保任務進行順利。


最後,關於 MTa Insights 工作坊

跟 MTa Level 1 一樣的地方是這堂課依然在「溝通」及「團隊合作」上有所著墨,在 Level 2 則又加上了一個「領導」的課題。而 MTa 核心的「檢討」則做得更深入,每個活動都從「正」「反」兩面去探討,帶出「關鍵人物」跟「具體實作的方式」,並藉由這些思考去找出可以更加優化績效的地方,也歸納出需要的「態度」跟「技能」。同時更進一步的思考這些活動與我們現實工作上的連結與應用。

這次的課程幾乎每一場活動都讓我更深刻的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回溯之後也發現有很多地方其實應該一開始就可以做的更好,期許自己可以在一次次機會中去落實執行這些學到的東西,來幫助自己跟團隊都更進步。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心得】最基礎的行銷課,深入淺出的行銷觀念


The organization's marketing task is to determine the needs, wants and interests of target markets.
  Philip Kotler       


2019/4/13,我去上了一堂 Alex 老師為國一女兒設計的行銷課。這堂課最小的同學是10歲,超高的年齡層跨度,挑戰著老師的教學功力之餘也給了我們一個好機會可以從基礎來了解『行銷是甚麼』。

過去幾年的工作,曾經擔任過 RD、PM、BD、PSM,與行銷(Marketing)部門總是不時會有些互動。但汗顏的是,除了很多專有名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外,對許多觀念的認知也是不那麼精準。托老師女兒的福,有了一堂從基礎的基礎開始帶著我們認識行銷的課程,也讓我手刀的報了名。



那麼,第一個問題當然就是:行銷是什麼?

文章開頭那句話是「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給予的評論。透過行銷( Marketing ),我們可以發掘出目標客戶所需、所想、所感興趣的東西。同樣來自於科特勒的名言是:「在一個產品泛濫而客戶短缺的世界裡,以客戶為中心是成功的關鍵。」


The aim of marketing is to make selling superfluous. The aim of marketing is to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customer so well that the product or service fits him and sells itself. 
Peter Drucker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認為,行銷不是銷售、不是「工廠生產什麼,就賣什麼」,而是找出有市場需求的商品。而「行銷的目標在讓銷售變得多餘,充分知悉與了解顧客,使產品或服務符合顧客的需求,產品自然就會銷售出去。」

由此可知,我們常看到的「品酒會、廣告、促銷、集點、部落客、Youtuber」其實都只是行銷的一部份,而非全部。看到這,可能會覺得有些矛盾,究竟一個好的行銷是該「了解客戶需求」還是該「告訴客戶我們有甚麼好產品」呢?這就要講到傳說中的行銷1.0 ~ 4.0 了。這邊我們先不討論 4.0 的部分,而是先一步步來看1.0 - 3.0 的演化。


行銷 1.0 ~ 3.0 


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人們習慣將某個領域的發展標上數字代表著「進化」,例如:長照 2.0, 工業 4.0, Web 4.0 等。行銷這個領域也不例外,從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工業1.0, 2.0),到1970年代生產線大幅度自動化(工業3.0),大量的產出加上低廉的生產成本,讓人們開始可以更輕易地買到想要的產品。這也就是行銷 1.0 的時代:以產品為主,各家廠商不斷努力去研發新一代產品,再推給客人,讓他們買單。1990年左右,網際網路開始發展,從 Web 1.0 到現在開始有人提出 Web 4.0概念,客戶越來越容易在網路上搜尋與比較自己想要的產品,而行銷 2.0 的概念也應運而生:資訊科技的發展讓訊息的取得變得更容易,在一個如此透明的時代,如果只是 ME TOO 的商品,或是自己閉門造車想著自己想做的東西,可能就會離真正的市場與客戶需求越來越遠而慢慢地被淘汰,這時,也開始要從產品導向轉到顧客導向。

Good companies will meet needs; great companies will create markets.
Philip Kotler                              


然而再更進一步呢?行銷 3.0 開始探討除了產品之外,我們應該怎麼提供「價值」,透過提供「solution」及「information」而非單一產品來讓客戶得到更大的價值。或許隨著 AI 與大數據 時代的來臨,可以讓我們有機會更進一步看到行銷3.0被落實,但現實是,雖然「理論上」已經發展到行銷4.0,許多企業的「行為」依然只停在行銷1.0,以產品為導向的思維,這也是為什麼我不繼續討論行銷4.0的原因了。

從上面的部分,我們可以知道行銷的基本概念以及過去數十年來行銷概念隨著科技進步及環境變遷而跟著改變的脈絡。當我們產品賣出去的對象是人,就必須時時因應人的變化而隨之調整,而不是只教條式的背書且認為有一定的SOP可以做出完美的行銷計畫。那麼,說了這麼多,實際上又該怎麼做呢?我想粗略地將其切割為市場(顧客)競爭者企業自身來簡單探討一下這個部分。


市場(顧客)


無庸置疑的,開始真正的推出各式各樣的活動之前,我們必須要先對市場做好"研究"的工作,知道市場狀況,透過 STP ( Segmentation、Targeting、Positioning)原則,找出目標市場(Target markets)並對其做更深入的分析,確認目標市場的市場狀況,整個市場的大小,現在及未來發展。把最大的力氣花在那些可以帶來最大獲利的人的身上,而不是那些可能沒有價值的地方。更進一步的,除了追求客戶買單之外,更希望他們能夠成為忠實客戶而幫我們轉介紹,創造更大的價值。

這邊會牽涉到一個問題,甚麼樣的客人會成為忠實顧客呢?一個簡單的答案是讓他們感受得到價值。當然有個非常重要的觀念是:所謂的價值,是顧客覺得「自己得到的價值」才是真正的價值,而不是我們自認為提供的價值


競爭者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一進入市場全世界就都會買單,市場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競爭者(包含已經在的跟潛在的),找出競爭者有哪些,找出差異性與彼此優劣,對於後續的策略制定是至關重要的。《孫子兵法》有言:「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分析各種競爭對手的可能行為,擬定策略,才能提高勝算。

多年前,我們跟競爭對手分占了領域的高階與低階市場,他們想要往上吃高階市場,我們則希望穩固自己的地位。經過多方研究及腦力激盪後,我們決定推出幾款超低價產品打低階市場。這些超低價產品的目的不在真正的獲利,而是 (1) 打亂低階市場的價格,讓對手無所適從 (2) 讓對手不再有心力去往高階進攻。


企業自身


《孫子兵法》有云: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如果連自己都不瞭解,那仗也不用打了。透過市場分析找出自己的定位,透過自我分析知道現在是該做市場滲透還是多角化策略,檢視Marketing Mix、自己的產品力跟市場狀況,知道產品的定位。當完成分析後才能進一步的設定好定價策略及後續的行動方案。

上述的三種面向(市場、競爭者、企業自身)並非單向的研究分析順序,而是有可能彼此穿插相輔相成。如同談判前五部曲,釐清目的、情報蒐集、腦力激盪、擬訂戰術、沙盤推演,雖然實際的實作細節有差別,市場的未來發展也不是憑我們一己之力可以改變或是完美預測,但許多思維概念依然是彼此互通的。而從下面這句話,可以清楚看到科特勒對於行銷工作所寄予的期望。

The mission of marketing is to raise the material standard of living throughout the world
Philip Kotler             



行銷觀念從 1.0,隨著時代變化,不斷進化到目前的4.0,正如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的演化論中提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是大者生存,不是強者生存,而是最能夠適應環境而跟著改變的會生存下去。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來說,從1896年開始,被認定為美國藍籌股的30家企業,最長的是持續了111年的GE,也在2018年6月26日正式從道瓊指數中除名。因此怎麼讓自己與時俱進,如何快速的調整,有計畫且有勇氣的隨著時代而改變,將會是未來對我們的一項巨大的挑戰。

我知道這篇依然有許多地方不夠完善,礙於篇幅也無法全面性的描述完各種狀況,謹以此篇幫自己做個紀錄,也讓對行銷有興趣的朋友有些基本概念。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心得】學會多國語言不是夢,你需要的是方法


“Die Grenzen meiner Sprache bedeuten die Grenzen meiner Welt.”

“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are the limits of my world.”

-Ludwig Wittgenstein





2014 年,一整年約出差美國10次,那時的我英文不是很好;2016年,一整年約出差以色列 10次,到現在希伯來文只會講 Shalom;過去這幾年,東歐、西歐、土耳其、中東、南美、東南亞也沒少去,我喜歡到世界各地,體會不同地方的風土名情,希望可以藉此更了解這個世界,用身體體會世界的廣大。然而每每站在異鄉,心中總是會有個念頭,如果可以流暢順利的跟不同的人聊天,是不是可以更深入的跟人交流呢?無奈的是那似乎只能是個埋藏在心中的小小願望,期待某天出現某股神祕的力量來幫我達成。



2018年底,我參加了一堂由 SayWhat 辦的【英文口說訓練班】 (心得見此);2019年初,又參加了 SayWhat 的【多語技術指導--從零學好任何語言】。看到這,很多人可能心中在想,「我英文都說不好了,還學多國語言?」不同於口說班讓我們沉浸在學習語言的狀態跟環境中,利用大量與重複地聽以及跟讀去讓自己更多的去熟悉英文,在多語班中,老師提供了許多的工具及方法,更系統化的幫助我們「學習一門語言」。在課中不會手把手的學習某一門語言的一個個單字與文法,而是從更寬廣的格局去看「學習語言」這件事。正如同Saywhat 一直以來強調的,在【多語技術指導--從零學好任何語言】這門課中,依然是循著孩子們學習語言的軌跡前進,只是更有系統及方法的學習聽、學習說、學習與母語人士互動、學習怎麼玩語言,怎麼讓自己可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也享受著學習語言本身的樂趣。

有朋友問我說這兩門課有甚麼不同?我認為,除了【英文口說訓練班】本身著重在「英文」的口說訓練之外,這兩門課其實很多學習技巧是相輔相成的。在口說班中學習了跟讀的技巧以及針對特定語言的練習方式,在多語班中透過 IPA 學會了「聽」跟「說」的基本分析方式,開始漸漸地發現以前覺得聽起來都差不多的音,發音方式或發音部位其實大不相同。更進一步的透過一些學習的工具,開始跟不同國家的母語人士聊天,透過「好奇心」及「從無到有的第一步」結合「詞彙挖礦」慢慢地擴充我們在目標語言上的認知。說實在的,這個方法跟坊間一般的教學有非常大的不同,你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就靠硬背單字跟文法規則來讓自己在檢定或考試上拿高分,相對於此,更像是學習語言的小孩,雖然一開始是慢慢且廣泛的接觸,但藉由這一步步地累積,會突然發現自己對於日常的對話理解度提高,再基於已經了解的部分去了解更多的東西。如果問我,兩者的學習曲線如下圖。



其實我不能說哪種更適合或更好,這純粹要看學習語言的目的與動機,想要快狠準的考試拿分,說不定傳統方式會更有效率,但缺點就是學完考完就會慢慢淡忘;但如果想要的是長遠的學習一門語言且可以跟母語人士溝通無礙,我想從一開始多花點時間把「聽」跟「說」的基礎打起來會讓我們走的更長遠。在課堂中除了聽老師講解之外,也花了許多時間在同一組之間討論了 IPA 發音及目標語的用法。相對於只是聽課,對我來說有討論的時間跟空間,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可以讓我更多的理解每一個音之間的差異。有時候老師講得很清楚,但覺得好像有些地方不太肯定卻又問不出來的時候,同學之間的討論經常可以觸發一些不同的想法、釐清更多的觀念、加深各種技巧或知識的印象。

最後,讓我們回頭呼應一下開頭的那句話,「語言的邊界決定了世界的邊界」。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對於不同國家的人不再有語言的隔閡,能夠自然且順利地去認識與了解其他國家的人事物與風土民情,如同巴別塔建立之前的世界,那將會是多麼美好的一個情景。